“孩子,你快乐吗?”系列调查之幼儿篇——孤单的孩子 纠结的家长

发布者:妇委会发布时间:2014-06-05浏览次数:86

开栏的话

“六一”来了,“六一节快乐!”的横幅随处可见。孩子,你快乐吗?针对这个话题,本报记者深入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孩子们中间,以调查、微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推出系列报道,共同探寻破解家庭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烦恼的金钥匙。

“今天爸爸妈妈来接我,真开心。”526日下午5点,张女士和丈夫准时来到幼儿园门口,接他们的女儿芮芮放学,四岁的女儿已经能够表示自己的心情,完全不顾及同学们一旁羡慕的目光。

对于孩子——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快乐应该很简单。而研究也表明,快乐的童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但是,对于芮芮来说,“爸爸妈妈来接我”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更通常的情况是,芮芮早上起来由姥姥送到幼儿园,下午5点又由姥姥接回家,然后姥姥忙着做饭,小芮芮在客厅玩玩具,或者看DVD。爸爸妈妈工作忙,芮芮如果一个星期见不到爸爸很正常。

那么,芮芮快乐吗?她的同学们快乐吗?如何让他们拥有真正快乐的童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孤单的童年

芮芮4岁,大多数时候不会再无缘无故哭闹。

但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芮芮大哭了一场,原因很简单,芮芮想到隔壁邻居家找小哥哥玩,但妈妈认为她不能经常到邻居家玩,因为媒体不久前报道了一个极端案例:一个小女孩经常到邻居家玩,结果被邻居叔叔常年性侵。在一时的哭闹和孩子潜在的安全威胁面前,芮芮的妈妈当然不会选择后者。

“冲突”的结果自然是大人取胜。第二天,芮芮再想到邻居家玩的时候会说:妈妈,我今天不去哥哥家玩。“孩子的‘懂事’,令人嘘唏。”芮芮妈妈张女士感慨地说,“但现实环境如此,我们不能拿孩子安全这颗脆弱的鸡蛋去碰社会环境这块大石头。”

和很多城市孩子一样,芮芮是家里唯一的宝贝,独享了父母所有的爱。但也因此,她被父母过度地保护起来,生怕有一点闪失,因为她的父母断定承受不了唯一的孩子受到伤害带来的打击。孩子正常的“社交”受潜在安全威胁的影响被严格限制,芮芮因此失去了经常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快乐。

孩子缺少玩伴,这是许多父母意识到但又无力改变的现状。

可喜的是,今年以来,国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这让不少家长欣喜,也开始着手准备生育第二个孩子。记者接触到的多位家长都表示,生二胎的目的不为别的,只为孩子有个伴,一个孩子太孤单了。

本报记者在一家幼儿园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60.7%的孩子希望自己能有兄弟姐妹,芮芮便是其中之一。但芮芮的爸爸妈妈不符合生育二胎的条件,懵懂的芮芮并不知道自己没有当“大姐姐”的资格,当然也无从知道为什么。

不仅如此,芮芮的父母都在事业单位上班,每天早出晚归——这一点和他们社区里的大多数年轻父母没有什么两样,爸爸还经常值夜班,所以,大多数时间,芮芮由从老家来北京的姥姥陪伴。上幼儿园之前,芮芮跟着姥姥学会了一口地道的河南方言,上了幼儿园才渐渐说起普通话。

上了幼儿园,芮芮最开心的事,就是爸爸妈妈偶尔一起来接她放学,然后陪她在附近的公园玩一会儿。遇到这种情况,她不仅会高兴得直跳,而且学会用直白的语言表示她内心的欢喜雀跃。每天下午5点,芮芮就读的幼儿园门口,除了少数几个全职妈妈,大部分来接孩子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且,多数时间,孩子们由这些老人陪伴。

“对孩子来说,家长的陪伴非常重要,给他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远比给他挣多少钱重要,因为很多孩子成年以后遇到的问题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受的关注不够,钱是挣不够的,但孩子的童年只有倏忽几年。”北京市朝阳区金蓓蕾幼儿园园长张亚琪说。

纠结的家长

家长们不仅在接送孩子这件事上“无能为力”,并且,芮芮的老师告诉记者,每次周末留作业,比如做风筝、画房子等,总有孩子交不上来,家长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时间陪孩子来完成一件稍微复杂点的手工作品。

张亚琪说,作为老师,非常理解现代父母的苦衷,但她仍然希望父母能够给孩子创造好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引导和影响。她曾和台湾一位幼教专家交流,在台湾,女性做妈妈之前都要经过一系列培训。而在中国大陆,做父母这一非常重要的“职业”则完全靠天赋和书本。

虽然如此,对于孩子需要父母陪伴这一点,父母们并非不知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资讯的发达,加之对于孩子的重视,通过各种方式,现代父母们在如何养育孩子上都接收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只是在认知和实际操作层面,他们常常处于纠结焦虑的状态。

记者长期接触到一些家长经常会有诸如此类的做法:虽然知道看电视、玩平板电脑等不利于孩子的眼睛健康和身心发育,却因为怕孩子在和别的孩子攀比中处于下风等莫名其妙的原因而难以对孩子加以约束;知道孩子需要经常被鼓励,却因为身体累、心情糟糕、赶工作等原因而对孩子的诉求置之不理或者大吵大叫……

月月是芮芮在班里的好朋友。

自从上了幼儿园,和很多孩子一样,月月每天早上被大人“千呼万唤”地从睡梦中叫醒,简单洗漱后被送到幼儿园,下午5点被接回。“我回家吃点东西,睡一觉起来就该上学了。”月月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

因此,周末是很多家长难得的亲子时光。月月的妈妈自然不例外。记者和月月的妈妈简单相处,便发现这是一位“母爱泛滥”的女性:一身灰色的休闲服饰,一张毫不修饰素面朝天的脸,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女儿身上,尤其到了周末,只要不在单位加班,就要为女儿安排各种活动。

最近,“我计划给月月报一个英语补习班,我们邻居一个小男孩,比月月大不了一岁,英语说得可溜了。”月月妈妈说,“我也知道孩子应该多玩,但还是担心她被别人比下来,失去自信。”她向记者倾诉的另一个报补习班的“原因”是月月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做事情沉不下心来。

月月妈妈的计划,一些妈妈已经付诸实际。

正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小美,周末时间已经被各种补习班的日程填得满满的:舞蹈、英语、思维训练、美术,每个周末4门功课,自从一年前小美的父母为她报了这些课程,上课时间加上路上花费的时间,小美很难享受一个自由的周末。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幼儿园正在尝试与国际接轨,把孩子的能力拓展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而不再是单纯的教授一些知识,这一点也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同。”张亚琪说,“但也导致了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脱轨,也难怪一些家长在外面给孩子补课了。”

相对于小班、中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家长们更是充满“危机感”。张园长告诉记者,由于幼儿园规定不能教授任何小学的学习内容,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择校时更有竞争力,很多大班的孩子在外面通过各种补习班“充电”,学习内容有英语、珠算、拼音、识字等。

张亚琪说,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更有耐心,理解孩子的性情不同,不要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上了什么班就给自己的孩子也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写字自己家的孩子不会写字就着急,因为每个孩子的禀赋不同,家长应该按照正确的方式引导、教育孩子。 (文中幼儿姓名均为化名 转自中华女性网 作者 宋利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