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她用名字定义了“优雅”二字

发布者:妇委会发布时间:2017-05-03浏览次数:474

说起优雅,首先映入你脑海中的是怎样的画面?

曾经在香港太平山顶的杜莎夫人蜡像馆“遇见”一个人,她身着纪梵希的小黑裙搭配一条珍珠项链坐在桌前,画面源自于《蒂凡尼的早餐》,这是她最经典的荧幕形象。

从此,世人们但凡说起优雅,最先联想到的便是这样一幅画面,这样一名女子。


而她,就是人间天使——奥黛丽·赫本。这个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注定一生不凡的英国著名女演员,今年54日,也即将迎来她诞辰88周年的纪念日。

    她用她如同一股清流般的外形,重新定义了一种叫做优雅的女性美,告诉世人女人并非遵循男性的审美拥有前凸后翘的身形才迷人。

她拥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从这双眼睛里你能看见不凡之光,那是一名有智慧的女子才能孕育出来的东西,里面诉说着她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而这些,正是那些空有美丽外衣的女子永远也学不来的东西,如今我们称之为“修养”。

那个曾吃不饱饭的贵族女孩

赫本的出生若放在当今那就是“富二代”和“官二代”的组合:她的父亲名为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总经理,母亲名为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男爵夫人、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后裔。

按理说这是本可以衣食无忧的环境,但成长于二战期间的赫本,她的童年生活却并不顺利甚至会出现食不果腹的状况。

赫本父母的感情并不和睦,父亲有严重的亲密情感障碍症并且倾向纳粹甚至信仰法西斯主义,而母亲却崇尚和平热爱舞台和艺术。这样的矛盾在战争的催化下也愈演愈烈,最终在赫本六岁时,父亲选择毫无征兆地抛妻弃子人间蒸发了。

适逢欧战爆发之际,母亲带着赫本前往荷兰求生。并且为了保护女儿将奥黛丽这个并不常见的贵族名字改为艾达,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过上了艰苦的生活。

数年间,因为食物匮乏,赫本只能以郁金香球茎充饥,健康情况迅速恶化。

但战乱饥荒,家庭的贫困并没有阻挡母亲对女儿的爱与支持,战争结束,母亲坚持把赫本送往芭蕾舞院校进修。

正是因此,让年幼的赫本爱上了舞台,之后做模特拍广告,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罗马假日》剧组的演员试镜,再然后便有了如今独一无二的奥黛丽·赫本。

    一部电影,埋藏了她迟到四十年的爱情

赫本的初恋发生在21岁,对象是29岁的詹姆斯·汉森。

    1952年《吉吉》首演四场后,赫本和汉森曾宣布将在巡演结束后结婚,而此时赫本接拍了改变她一生的电影《罗马假日》并且上映后大获成功。

巧合的是,她选择在此时解除婚约,世人便开始猜测,也许是因为她遇见了那个让她一见倾心的真爱——好莱坞著名绅士格里高利·派克。

1954年,赫本因《罗马假日》获得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当她受邀发表获奖感言时虽泣不成声,但一句“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已让世人明白了她跟派克的心照不宣。

    她在23岁时与他相遇,那时的他36岁并且已婚。

那场戏里,他们分饰男女主角。忙里偷闲时,两个人便到河边散步,喃喃私语。

    她是家教有方的优雅少女,明白与有妇之夫之间的情感界限;他是事业与家庭都鲜少有负面新闻的优质绅士,明白一名成熟男人应该担负的责任。

如此二人,没有在对的时间相逢,这样的相遇便本是错。

派克是真心地疼爱这个天真单纯的少女,深知最能守护她的是怎样的男人,于是便将自己最信任的好友梅尔介绍给她。

在此之后的40年时间,他们一直在错过中各自安好。

    19931月,赫本罹患阑尾癌病逝,享年63岁。

赫本离世后的第十年,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她生前衣物首饰的义卖活动,年近90的派克又一次出现,他颤颤巍巍地买回了四十年前赫本婚礼上送给她的那枚蝴蝶胸针。

从此,时尚圈有了“赫本风格”

时光飞逝,奥黛丽·赫本已经离去二十四年时间。

她那张充满灵气的脸庞却仿佛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久久无法离去,后来我们称之为:经典。

1953年,时尚圈由此记住了一名瘦的离谱的“安妮公主”,《罗马假日》里她一时兴起走进罗马一家小理发馆,剪的娇俏短发至今仍被人纷纷模仿,我们称之为“赫本头”。

1961年,她与纪梵希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合作,在《蒂凡尼的早餐》中,纪梵希的小黑裙搭配三串式珍珠项链以及超大镜框的太阳镜,“霍利”的经典形象依旧伫立在各大时尚品牌的橱窗里,成为时尚女性们经久不衰的模仿对象。

1995年,赫本逝世两年,68岁的纪梵希也在他的发布会上宣布退休,媒体悲伤地称之为“一个优雅时代的结束”。

简单黑色小洋装、无领无袖洋装、白衬衫、剪裁合身套装,或是俏丽七分裤、黑色高领毛衣、围巾,甚至于平底芭蕾舞鞋、低跟鞋、大的黑色太阳镜等都是赫本的“注册商标”,甚至连她养的约克夏狗以及小梅花鹿,无一不成为时尚的符号。

她的每一次出现都用自己独一无二的姿态重新定义了潮流,也因此有人总结:“赫本一生参演过26部影片,几乎每拍一部电影,就会在时尚圈刮起一股旋风。

时尚人士甚至说,奥黛丽·赫本在时尚上的成就与高度,比她在电影上的作为还要重要。”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还是简·罗素式性感当道的时期,大胸、细腰、高跟鞋曾是无数女人的追逐目标。

谁还会想到,这个被视为全球“有史以来最美女人”的女子,曾经也极不自信,也会因为长年练习芭蕾舞而担心走起路来有些外八会被人耻笑,每次照相都会刻意低下头只为了不暴露出自己大鼻孔郁郁寡欢呢?

追忆赫本一生,或许还有太多值得称道。

包括她不信天赋只知勤奋的后天付出;包括她谦逊友好不对事妥协的坚持执着;包括她对家庭的付出对孩子的爱对公益的真诚与奉献;包括她低调的行事作风与晚年隐居生活……

她曾经是世界上片酬最高的女演员,但她却从不迷恋名利与浮华,深居简出的她家住在遥远的瑞士,甚至在好莱坞拍片都只是住旅馆或借住好友家。

她一生经历过很多创伤,包括家庭成长,包括婚姻感情,甚至病痛的折磨。爱孩子的她曾由于体质问题先后4次流产,好不容易和两任丈夫各生下一个儿子。

然而她却这样说过:“我的人生比童话故事还精彩,我也曾遇到困境,但在隧道那一头,总有一盏灯。”

在二战结束后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年代,她是第一位不以性感取胜的女人。至此,许多女性进入职场,接受大学教育,追求自己的梦想。

她集独立、善良、纯真、坚忍于一体,将深刻的美丽蕴含于灵魂之中,活出了女性之美的最高境界。

人生,并非一场坦途,但所有的经历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财富。活出自己的优雅与独立,才是女人唯其一生永不褪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