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母亲”:当代大学生的新认知

发布者:妇委会发布时间:2014-06-03浏览次数:138

   当代大学生更赞赏新时代的母亲形象:同时扮演家庭和事业双重角色并拥有诸多美好特质的女性。女大学生们更是以新时代母亲的标准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男大学生们感慨母亲的艰辛并对传统的性别分工有了新的认识,主张两性共担家务。

    “母亲节”之际,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主办了以“歌颂母亲”为主题的学术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武汉大学各院(系)学生的征文稿149篇。

    通过对征文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母亲”的新认识。人们常常歌颂无私的母爱。当代大学生虽然也歌颂了母亲对家庭和子女无怨无悔的付出,但他们更赞赏新时代的母亲形象:同时扮演家庭和事业双重角色并拥有诸多美好特质的女性。女大学生们更是以新时代母亲的标准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通过对母亲日常点滴生活的回忆,男大学生们感慨母亲的艰辛并对传统的性别分工有了新的认识,主张两性共担家务。当代大学生对新时代母亲的歌颂以及对性别分工的新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逐渐减弱,两性平等的意识逐渐增强。

    大学生对母亲形象的新期待:新时代母亲

    在传统的父权制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被社会普遍认定,全身心为家庭和子女付出的贤妻良母形象因而受到社会广泛的推崇。但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现代性正在系统地瓦解父权制,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女性进入了传统的男性工作领域,充当了传统男性的各类社会角色,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正因此发生改变。性别分工模式的转变让当代大学生们对母亲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

    在征文中,有些大学生歌颂了贤妻良母,感恩母亲为家庭、为子女无怨无悔的付出。“感谢我的母亲,并不仅仅因为她是给予我生命,教育我成长的人,更是因为她用无微不至的母爱为整个家庭做出的贡献”。但更多的大学生则反思了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指出“她们只会相夫教子,没有自主权,没有话语权,一切以孩子和丈夫为中心”。

    在反思传统贤妻良母形象的基础上,当代大学生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新时代母亲形象。首先,新时代的母亲应该是扮演事业和家庭双重角色的女性。“新时代的母亲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也不是只要事业不要家庭的女强人。她们应该是有知识有文化有事业有家庭的新型女性”。在大学生们看来,事业—家庭型的母亲更能体现母亲作为社会个体的自我价值。“母亲首先是一个人,人生在世,自由与独立不可或缺。有值得不断追求的事业,不仅能让母亲拥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更能让她们实现自我的价值”。同时,事业—家庭型的母亲更有益于家庭,是子女的楷模。“女人拥有自己的事业,更能让她们成为一个好母亲,而在家当全职太太,有时却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因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教育不是言语,而是身体力行。我们往往要求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自食其力。身为父母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其次,新时代母亲应该是拥有独立、理想、自我、生活情趣、知性优雅等特质的女性。“我们心目中有对最崇敬的母亲的标准:她们是独立的,知性的,有文化有事业追求的,但也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她们的生活圈广泛,有新的思想,自由的判断力和正确的价值观”。许多女大学生将新时代母亲的标准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这就是我眼中的新时代女性——自由、独立、平等、温柔。作为一名大学生,这将是我奋斗的目标!”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贤妻良母形象的反思和对新时代母亲形象的歌颂反映了他们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新认识。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有对“好母亲”或“伟大母爱”的期望,通过对“母爱”与“母职”的塑造将养育子女、照顾家庭的责任赋予女性,而且使女性自觉地认同这种社会角色。但当代大学生认为女性除了应该扮演“母亲”这一角色外,还应该扮演职业角色。因为母亲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她们不仅要实现做母亲的价值,更应该实现作为“人”的社会价值。女大学生对新时代母亲的认同更反映了她们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追求。

    男大学生对家庭内性别分工的新认识:两性平等分工

    新中国建立以来,许多女性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参与了公共领域的实践,但在家庭领域,她们仍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从小生活在两性分工明显家庭中的男大学生将这种家庭分工的性别模式内化于自己的意识中,视之为自然的而不加以反思,“(爸爸)在家根本不做家务活,家务全落在妈妈的肩上,这样的分工习惯,时间一长,好像变成了理所当然似的”。但繁琐的家务劳动,再加上工作压力往往使母亲不堪重负,不少男大学生也深感母亲们的不易。“母亲也有自己的工作,也不轻松。下班回家,要倒几次地铁和公交。这样的奔波,真是让人精疲力竭”。“母亲总是一边照顾家庭,一边还要在外做工。身心疲惫,鬓发早早就白了。”

    有感于母亲的艰辛,男大学生们开始反思,从以前理所当然的态度中挣脱出来,对家庭内的性别分工有了新的认识,指出这种性别分工模式让女性身负重压,对女性不公。“放假回家,我主动做些家务,母亲会叫我放下让她来做,我也不坚持。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不孝。生活对女性实在是太残酷了,终身桎梏于琐碎的无穷无尽的家务之中,还要承受生活奔波劳累的重压。我更主张西方式的家庭关系,两性平等分工”。也有男大学生指出这种分工导致女性遭遇到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和困惑。“现代女性慢慢步入社会,如何平衡自己家庭与事业的天平,如何把握照顾儿女与实现理想的权衡,已经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为此,有些男大学生提出了对现代社会性别分工的新看法,即男性与女性共担家务,支持女性追求事业和理想。“家庭事务不仅是女性或是母亲的责任,现代男性也必须肩负起一半的责任。我是个男生,我觉得作为一个爱自己伴侣的丈夫,家庭责任的肩负是绝对不能少的。要是你爱老婆的话,就更应该为她分担,更多地为她的事业着想,希望她不会因为自己的性别而影响了理想的实现。我觉得这才是现代社会对性别分工的正确看法。”

    男大学生们感慨母亲的艰辛,对家庭分工的性别模式从以往理所当然的态度转变为主张两性平等分工,这种变化说明当代男大学生开始审视“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对女性的影响,对两性不平等的影响。男大学生们正在从对性别不平等熟视无睹的旁观者向积极追求性别平等的行动者转变。

    通过这些征文,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母亲形象以及家庭内的性别分工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说明大学生们正在逐渐反思传统的性别观念,接受现代平等的性别观念。(来源:中华女性网,作者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博士 柳莉)